这部三国动画电影,为何口碑分化?
看完动画电影《三国的星空》了,观感复杂,这部动画电影从制作来说,画面、特效和配乐都还不错,但为何国庆节上映以来口碑分化,票房连破亿都难呢?
看完动画电影《三国的星空》了,观感复杂,这部动画电影从制作来说,画面、特效和配乐都还不错,但为何国庆节上映以来口碑分化,票房连破亿都难呢?
我看完《三国的星空》直接愣住:他蹲在麦田里给一条流浪小狗系铃铛,顺手把麦穗别在耳后,像极了我爸在老家地头抽烟的样子。
2025年电影国庆档热度持续攀升,截至10月4日票房已突破10亿,其中电影《三国的星空》凭借官渡之战等震撼场景,让不少观众萌生“实地探访历史现场”的念头。
“在电影院背《观沧海》还能拿满分”——这条热搜刚挂上去,评论区就炸了:有人晒娃背诗视频,有人吐槽自己当年罚抄十遍,更多人问的是“这片到底值不值一张票”。
这个国庆节一直在旅游,从湖南到浙江,一路看繁花似锦,盛世如画,乐不思蜀。所以好几部国庆档都没时间看。
《三国的星空》开分了,7.5的高分领跑国庆档!这部电影能获得这么高的分数我真的一点也不意外,因为即使是细节,影片也做到了极致——一件衣服的袖口、一碗粥前的麻雀,甚至宴席上的一颗梨,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历史的方向。
电影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正在院线上映,票房挺尴尬,真正的影迷评价,也不高。这部电影的问题出在易中天那里。而低不成,和高不就,成为易中天叙事的症结问题。在“袁阔成”和真正的历史学者之间,易中天选择了两不靠。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,《三国的星空》通俗性严重不足,历史学
2025年10月1日上映,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正式上映,片名取自曹操《观沧海》“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”的诗句。反映了曹操从35岁—46岁的人生轨迹,从早年的匡扶汉室,到中年之后的称孤道寡。《三国的星空》,堪称博物馆级科普电影,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东汉末期之后的各方面
《三国的星空》第一部,是由光线彩条屋影业出品,于孟、袁原执导,易中天担任历史顾问的三国题材动画电影。
檀健次今天出席了北京电影博物馆举办的“2025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会”,为他主演的两部新片《震耳欲聋》和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进行宣传。
铜鉴缶、汉代错银铜牛灯、战国时期组玉佩、彩绘凤鱼纹漆盂……近日热映的动画电影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片尾有这样一串滚动的字幕,将电影制作所参考的近10件文物及馆藏单位一一列举,不仅传递出主创团队还原千年汉韵的匠心,更令银幕前的观众追本溯源,领略千年前的盛世景象。
国庆档的电影市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……十一刚上映的《三国的星空》,打出的最大噱头是“易中天编剧和监制”,广大观众立刻会想起当年《百家讲坛》里那位妙语连珠、谈笑风生的教授,他用通俗而风趣的语言为大众解读三国,成就过一段全民文化狂欢。于是,许多人带着极高的期待走进
片方把这句诗的时间卡在建安十三年冬,不是导演拍脑袋,是北大辛德勇先算出赤壁退兵日期,剧组才敢让演员在飘雪的帐篷里念出“乌鹊南飞”。
10月1日公映,《三国的星空》和《毕正明》在豆瓣同拿7.5分,这个冷静的高分,比热闹更能说明问题
9月30日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(以下简称《志愿军3》)上映,影片已蝉联4天单日票房冠军,而上映半个月的老片《731》表现也异常突出,10月2日开始就把《刺杀小说家2》拉下马,票房仅次于《志愿军3》。
昨天互动里问你们想让我写哪部电影的影评,后台提到最多的是《刺杀小说家2》和《三国的星空》,ok,有求必应,今天去试完毒了。先看的《三国的星空》,国产动画,易中天编剧,主要人物是曹操、袁绍、刘协(汉献帝),选取了联军讨董到官渡之战这一区间的剧情,电影时间有限不可
2025年10月1日,由易中天编剧、监制的电影《三国的星空》登陆院线。这是一部以曹操为主演的动画电影,也代表着易中天将自己的偶像曹操搬上了大荧幕,实现了他长时间来的一个梦。
当银幕上的青年曹操说出这句台词时,电影院里一位小朋友悄悄问妈妈:“他不是奸臣吗?怎么这么热血?”这个问题,恰恰点破了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最大胆的创新。
刚看完《三国的星空》影院,这部电影和我想的很不一样,本以为宏大叙事,容易抓大放小,结果整部电影拍得非常细腻。从人物穿的衣服到一只偷食的麻雀,都藏着主创的小心思,越琢磨越觉得惊艳,这些细节根本不是“彩蛋”,而是看懂故事的钥匙。
每年的国庆档,都是大片云集,各种题材让人眼花缭乱,作为一个对电影品质要求非常高的影迷来说,观影首选一定是口碑最好的电影。